近年來,肥東縣陳集鎮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,聚焦電教遠教“宣傳、教育、服務”三大職責定位,從建強陣地、豐富形式、學用結合三個方面著手,持續激發電教遠教高質量發展的“內生動力”,推動電教遠教工作提質增效。
把握“關鍵點”,完善工作制度,建強電教遠教陣地。加強遠教站點和先鋒網管理員(信息員)隊伍建設,從選調生、后備干部中選拔一批政治素質好、業務能力強、服務效果優的年輕干部擔任遠教站點管理員,負責黨員學習需求收集、遠程教育內容制定、站點軟硬件日常維護管理、學用開展情況記錄等。目前,已登記本科及以上學歷管理員18名。2022年以來,圍繞站點資源播放、信息寫作、網絡安全維護等專題,舉辦培訓4次,做到人員全覆蓋、業務有提升。明確站點設備管理、開機學用等制度,將黨員電教遠教工作列入社區黨建工作“月評清單”,把黨員電教遠教工作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,明確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,抓好日常學用。2022年以來,開展示范終端站點、優秀站點管理員評選活動2次,評選優秀站點管理員6名。
緊扣“主干線”,豐富傳播形式,講好電教遠教故事。堅持電教遠教姓“黨”的根本屬性,旗幟鮮明講政治,立足傳播黨建知識、展現特色工作、拓寬監督渠道,用好萬村網頁、“嶺上明珠 生態陳集”微信公眾號,圍繞黨的最新理論、時政評論,先后推出“我與黨旗黨徽合個影”圖片征集活動等一系列有深度、有熱度的專欄,傳播紅色“好聲音”。深度挖掘在鄉村振興、鄉風文明等重點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,組織攝制《幫“盲”》《不老書記》等3部精品課件,以開展“三會一課”“黨員活動日”等黨內組織活動為契機,組織干部群眾集中觀看,推動遠程教育與黨內組織生活緊密結合。修繕崗窯山烈士紀念碑等紅色陣地,利用社區原有閑置廠房、老舊學校謀劃打造紅色黨史館,建成黨建微陣地3個。依托遠教廣場和8個電教遠教基層站點,在全鎮7個村(社區)播放《一盞不滅的馬燈》《譚震林的線編草鞋》等肥東本土革命歷史題材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。2022年以來,全鎮遠教站點播放各類遠教節目時長800余小時,吸引基層群眾觀看超3萬人次。
擴大“覆蓋面”,做好學用結合,發揮電教遠教實效。圍繞基層黨員群眾在參與鄉村振興中普遍存在的生產技能、經營管理等方面培訓需求和知識難點,發揮科技特派員、農業專家、技術人才的專業優勢,開展基地“聯學聯講”,將遠程教育教學與現場觀摩、教學實踐、技術推廣有機結合,探索“遠教+農戶+基地”模式。2022年以來組織開展大棚果蔬種植、病蟲害防治等技術54場,培訓黨員群眾2400余人次,形成以遠教提升技術,以項目帶動發展的新局面。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“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”等實踐活動,緊盯群眾身邊“急難愁盼”的操心事、煩心事、揪心事,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。2022年以來,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200余個,辦結滿意度達到97%。發動村干部通過“嶺上夜話”“小鎮議事亭”等說事議事平臺,征集群眾意見建議1650余條,發動47名村干部組建“老張來幫忙”“陳心誠意”“大魏為大家”等志愿服務小分隊11支,2022年以來,開展志愿服務720余次,服務群眾6700余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