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日上午,肥東經濟開發區祥和社區選舉產生新一屆社區黨組織班子,至此,肥東縣高質量完成249個村(社區)黨組織換屆工作。
嚴把“責任關”,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換屆始終。
強化組織領導。縣委高度重視換屆工作,先后3次召開縣委常委會、換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,壓責任、提要求、嚴紀律。研究出臺換屆離任村干部關心關愛配套保障政策,按照年齡結構、職務類型等分層分類制定9項具體措施,規定保障范圍及時效,解決換屆離任村干部“后顧之憂”。加強聯系包保。建立縣級領導聯系包保制度,23位縣領導先后開展3輪調研走訪,遍訪全縣聯系鄉鎮,做到基本情況“六個清楚”。建立換屆信訪、突發事件及輿情日調度“1+3”應急處置機制,確保及時處置突發事件、準確掌握換屆動態。壓實工作責任。建立鄉鎮(園區)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制度,每個村(社區)指導人員不少于3人,針對選情復雜村(社區),確定由縣鄉領導全程包保,專門組建工作組,蹲點抓好換屆工作。
嚴把“人選關”,堅持把選優配強貫穿換屆始終。
及早調研謀劃。6月份起,成立4個調研組深入20個鄉鎮(園區)開展換屆“大調研”活動,進行全覆蓋摸底,摸清村(社區)“兩委”班子職數人數、來源情況、年齡結構、學歷結構、后備干部、黨政處分等6方面情況,“逐鄉問診、逐村施策”,形成“一村一表”。擴大人才儲備。去年以來,針對村干部結構不優、年齡老化等問題,通過招錄一批、回引一批等方式,先后充實村級后備人才361名。大力開展村干部學歷教育,2018年以來,已累計組織475名村(社區)“兩委”干部和后備干部參加大專、本科學歷教育。從嚴審核把關。嚴格落實“六不能”“七不宜”“十不選”等標準,制定人選資格“負面清單”,組織17家縣直單位分三批對2518名意向人選進行聯合審查,逐人“過篩子”,取消47名意向人選提名資格。
嚴把“程序關”,堅持把依法依規貫穿換屆始終。
規范換屆程序。先后5次召開村(社區)“兩委”換屆工作座談會,傳達省市關于換屆的最新政策和文件精神,制定“1+12+3”配套文件,制作印發“三圖一表”2000余份,明確換屆政策,嚴格換屆程序,細化換屆流程。重視業務培訓。及時啟動換屆動員部署工作,累計開展動員培訓會議421次,培訓人員7810人次。建立縣換屆工作半月例會制度,組織部門業務骨干對鄉鎮(園區)業務人員對點指導,逐一解答換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。加強督促指導。抽調業務部門骨干力量,組成10個縣委換屆工作督導組,進行壓力傳導、程序指導,先后督查指導村(社區)換屆工作27次,參與督導110人次,確保換屆工作不走樣、不變樣。
嚴把“紀律關”,堅持把正風肅紀貫穿換屆始終。
廣泛宣傳引導。編發《肥東縣村(社區)“兩委”換屆工作警示教育案例匯編》,指導拍攝換屆紀律“微電影”《幫“盲”》,在肥東先鋒網、肥東先鋒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開設專欄,采取橫幅標語、漫畫等形式,全方位、廣渠道、多方式加強換屆紀律宣傳。嚴明換屆紀律。堅持教育在先、警示在先、預防在先,組織縣鄉村黨員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,累計觀看1840余人次。扎實開展“五個一”活動,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增強紀律意識、民主法制意識。開展五個“再一次”。黨組織換屆前,全面開展五個“再一次”活動,進一步掌握換屆進展、排查風險隱患、嚴明紀律要求,走好村(社區)黨組織換屆“最后一米”。
換屆后,222個農村社區黨組織委員平均年齡40.7歲,27個城市社區黨組織委員平均年齡36.8歲。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中,農村社區平均年齡43.5歲,城市社區平均年齡40.8歲;45歲以下占48.2%,大專以上占82.3%。全縣村(社區)黨組織班子年齡結構更加合理,班子年輕化格局基本形成;學歷結構更加優化,班子知識化格局初步構建;來源結構更加廣泛,班子專業化格局日趨突顯,“三升三降”目標順利實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