縣紀委監委糾“四風”與樹新風相向而行、同步發力,狠剎奢侈浪費歪風,以包公剛正廉潔的形象為切入點,將清廉節儉的元素融入到家常菜譜中,在全縣開展“包公家宴倡節儉,移風易俗樹新風”活動重在化風成俗,“三不”一體推進,推動標本兼治、久久為功,推動移風易俗不斷走深走實走心。
直面問題,尋找成風化人“金鑰匙”。結合村居民情,在村規民約上做文章,融入移風易俗內容,印發《關于開展“包公家宴”廉政文化建設活動的實施方案》,成立紅白理事會,將推動文明新風與群眾自我管理有機結合,創新推出“包公家宴”,發出“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小事不辦”的倡議,約定紅白喜事一切從簡,形成了一整套紅白喜事流程,即嚴格履行“農戶申報—理事會備案—理事會成員上門指導—執行包公家宴”。在橋頭集等地試點打造“包公家宴大食堂”,作為群眾日常操辦紅白喜事的便民服務餐廳,積極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、抵制鋪張浪費。
緊盯關鍵少數,優良黨風帶動清新民風。肥東縣緊盯黨員領導干部這個“關鍵少數”,提出督促主體責任落實、組織專項督查、突出示范引領、強化執紀問責等4項措施,深入推動移風易俗,要求黨員干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,帶頭踐行。在操辦婚喪嫁娶等重大事宜時,本人要視情在事前或事后逐級報告;所在單位及時提醒告知,打好預防針。大力開展專項整治,指導完善《公務接待標準》,嚴明細化公務接待紀律,嚴格落實對口接待、定點接待。在縣直、鄉鎮機關食堂推廣“包公家宴”,在公務接待時推薦使用“包公家宴”,倡導按量點菜,自覺踐行“光盤行動”。縣紀委監委不定期開展公務接待明察暗訪,對違規接待、超標準用餐,一律通報曝光。
創新形式,新風尚入耳入腦入心。組織“我家辦喜事,就做‘包公家宴’”承諾簽名活動,增加群眾知曉率,調動干部群眾參與熱情;舉行“勞動模范‘倡節儉 樹新風’座談會”、“道德模范移風易俗小講堂”,充分發揮模范典型示范作用;舉辦“集體‘升學禮’”“入伍新兵集體歡送會”,以簡樸、節儉、現代、文明的方式表達祝福和感激之情;策劃組織“集體婚禮”,既節儉樸素又時尚浪漫;在社區成立“包公家宴志愿服務隊”。一場場“謝師宴”“入伍宴”“奢華婚禮”,變成“文體活動日”“志愿服務日”,既留住了鄉愁、延續了傳統,更創造探索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新生活方式,積極推動新風尚的形成,讓移風易俗真正入耳、入腦、入心。